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全面解讀慢性乙型肝炎

我國屬HBV感染高流行區,一般人群中表面抗原HBsAg陽性率為9.09%。接種與未接種乙型肝炎疫苗人群的陽性率分別為4.51%和9.51%。據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2005年公佈的《中國肝炎的流行現狀及其相關問題分析報告》稱:超過50%的非感染科和消化科的醫生,不能完全正確回答乙肝的傳播途徑;45%的醫務人員不知道診治乙肝應遵循什麼樣的標準;同一名患者到4家醫院就診所得到的診斷和治療方案不盡相同;僅有19%的患者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療這一正確的方式;73%的受調查者單純採用中成藥及保肝降?藥物治療。

  針對目前乙肝診治不規範、宣傳片面化的現狀,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和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組織有關專家,在參考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,制定了《乙肝防治指南》,旨在幫助醫生對乙型肝炎診療和預防選擇正確對策。

  乙肝的流行

  HBV主要經血和血製品、母嬰、破損的皮膚和粘膜及性接觸傳播。圍生(產)期傳播是母嬰傳播的主要方式,多通過在分娩時接觸HBV陽性母親的血液和體液傳播。經皮膚粘膜傳播的主要途徑是,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醫療器械、注射器、侵入性診療操作和手術以及靜脈內濫用毒品等。其他如修腳、文身、紮耳環孔、醫務人員工作中的意外暴露、共用剃鬚刀和牙刷等也可傳播。與HBV陽性者性接觸,特別是有多個性伴侶者,其感染HBV的危險性明顯增多。

  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觸,如同一辦公室工作(包括共用電腦等辦公用品)、握手、擁抱、同住一宿舍、同一餐廳用餐和共用廁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,一般不會傳染HBV。經吸血昆蟲(蚊、臭蟲等)傳播未被證實。

  人感染HBV後,病毒持續6個月仍未被清除者稱為慢性HBV感染。感染時的年齡是影響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。在圍生(產)期和嬰幼兒時期感染的HBV者中,分別有90%和25%至30%將發展成慢性感染。在青少年和成人期感染HBV者中,僅5%至10%會發展成慢性。

  乙肝的預防

  接種疫苗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是預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。接種對象主要是新生兒,其次為嬰幼兒和高危人群(如醫務人員、經常接觸血液者、托幼機構工作人員、經常接受輸血或血液製品者、免疫功能低下者、易發生外傷者、表面抗原陽性者的家庭成員等)。我國衛生部1992年將乙型肝炎疫苗納入計畫免疫管理,對所有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。如今5歲以下兒童的病毒攜帶者已從9.7%下降至3.1%。

  切斷傳播途徑推廣安全注射(包括針刺的針具),對牙科器械、內窺鏡等醫療器具以及服務行業中的理髮、刮臉、修腳、穿刺和文身等用具都應嚴格消毒。注意個人衛生。在意外接觸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和體液後,要及時採取補救措施。含氯製劑、過氧乙酸和碘伏等對乙肝病毒都有較好的滅活效果。

  乙肝的診斷

  慢性乙型肝炎分為HBeAg陽性和HBeAg陰性慢性乙型肝炎(俗稱“大三陽”和“小三陽”)兩種。這兩類患者如病毒在複製、肝功能有受損,都應接受抗病毒治療。

  病毒攜帶者分為慢性乙肝病毒(HBV)攜帶者和非活動性表面抗原攜帶者。這兩類患者都需要定期到醫院接受相應的檢查,特別是慢性HBV攜帶者,應做肝穿刺檢查,以便進一步確診和進行相應的治療。

  乙肝的治療

  治療要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或消除HBV,減輕肝細胞炎症壞死及肝纖維化,減少和防止肝硬化等併發症的發生。治療主要包括抗病毒、免疫調節、抗炎保肝、抗纖維化和對症治療,其中抗病毒治療是關鍵。目前國內外公認有效的抗病毒藥有干擾素或聚乙二醇化干擾素,以及耐藥發生率低的核?(酸)類似藥物拉米夫定、阿德福韋酯、恩替卡韋。醫生可以根據專業知識和臨床經驗,在綜合考慮患者具體病情及個人意願的基礎上,確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。

  提醒

  一系列新的抗病毒治療方案的問世,給乙肝的治療帶來希望,但藥物濫用會導致病毒耐藥,且來勢更猛。因此一定要做必要的檢查,患者在正確的時機接受正確的抗病毒治療才是最有效的。

  患者不應過分“依賴”藥物,而要通過增強自身免疫力來遏制病毒,獲得持續控制病情的能力。而熬夜、勞累、暴飲暴食等都會使免疫力下降,使病毒活躍、藥物失效、病情反復。
返回列表